佚名 来自:仲量联行评估咨询 点击: 次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ESG)议题越来越受到投资界的青睐。编制ESG报告需要透过与持份者沟通及进行重要性评估而厘定,以涵盖不同持份者所关注的重要议题。整体而言,环境部分关乎企业的能源排放、废物管理系统或能源消耗等;社会部分评估了企业如何管理与员工、供应商、客户和社会的关系;管治部分则涉及企业战略决策、管理、运营等多个方面。企业了解到ESG绩效对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并逐渐将其纳入投资决策流程。随着投入ESG的资源不断地增加,投资者也倾向在决策中参考目标企业的ESG报告,促使企业需要加快回应投资者对透明和详细的ESG信息披露的需求。
鉴于监管机构对ESG披露要求越趋严格,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已经超过60家证券交易所颁布监管上市企业的ESG报告指引。现时全球有多种ESG汇报框架,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状况以及证券交易所的要求来决定使用哪个框架来披露ESG信息。
以下是较为广泛使用的汇报框架
汇报框架
背景
全球报告
倡议组织
(GRI)
为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其披露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人权、管治和社会福祉等。由于其涵盖范围比较广,亦提供了具体的披露指引,能够应用于各行业当中。
气候信息披露标准委员会
(CDSB)
CDSB框架发布于2010年,使企业可以在年度或整合报告中向投资者说明影响其业绩的环境因素,并呈现他们处理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方式。
永续会计准则委员会
(SASB)
于2011年成立,帮助上市企业基于其所在的行业情况提供行业报告准则,包括消费品、金融、食品和饮料和基础建设等行业,以供企业披露重大环境风险。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成立于2015年,为全球金融行业创建准则,用于充分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未来运营的影响,并披露企业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
香港交易所早在2012年已经发布首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并在2016年进行修订要求上市企业必须进行ESG信息披露,更于2019年确立董事会在整个ESG工作范围内的职责和功能,确保董事会能就ESG事宜制定策略以建立长期价值。而国内ESG发展相对缓慢,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政策也以单一方向的指引性文件为主,如上交所颁布的《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只针对环境层面的披露。
以下整合了香港与国内ESG框架对比
香港
中国内地
发行
时间
2016年
2018年
机构
香港证券交易所(HKEX)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报告
披露
强制披露
(分为强制披露和「不遵守就说明」原则)
自愿披露
(部分强制披露环境信息)
年度报告
半年报告
ESG
编制
指引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
《上市企业治理准则》;
《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规范运营指引》
披露标
准和引
用的国
际框架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
暂未引用国际框架,但约七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沿用GRI标准。
由于两地ESG信息披露的进程不一,导致在汇报内容和方向上也有差异,从而增加汇报工作的难度,故企业应充分了解其所在地区的披露要求以进行汇报。
以下将以环境层面为例,
对比香港与内地ESG信息披露的关键指标
?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减排措施及步骤
?生产活动环境影响和管理
?环境及天然资源处理
?能源消耗及节能措施
?用水消耗及节水措施
?气候相关风险及应对策略
?排污信息
?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减排降碳措施及成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第三方机构核查、锭证
注: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及香港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整合。
从以上的对比可见,两地对于环境层面上ESG信息披露的关键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内地监管部门响应「双碳」目标,即「碳中和,碳达峰」,故对污染减排较为关注,同时要求由第三方机构对披露资讯进行核查。对比之下,香港的ESG报告范围较为广泛,除了减少碳排放外,还覆盖用纸、用水效益及其他能源消耗等方面,同时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有更高的量化要求。
虽然国内的ESG信息披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ESG信息已逐渐成为投资者长期投资决策时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以及越趋严苛的披露要求,预料日后国内上市企业需强制披露ESG信息,故各A股上市企业必需早作准备。而对于在港股上市的企业而言,亦要尽早完善其ESG管理体系,提升数据收集和整理效率,加强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日后更为严谨的披露情况,同时寻找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报告披露内容进行鉴证,提升报告内客及数据的可靠度,优化报告以增加投资者信心。
ESG报告的编制工作需要董事会,企业各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配合。在编制ESG报告中,企业通常会面对三大挑战:
虽然监管机构,如香港交易所有颁布《如何编备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汇报指南,但在实行上亦会因欠缺经验而有所混淆,降低报告的清晰度。
ESG报告编制的过程往往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譬如用电量和碳排放量,涉及跨部门的收集,有机会面临数据混乱的状况。
由于国内并没有针对ESG报告的整合性文件,故此项挑战较能体现在A股上市企业当中,面对众多的汇报框架,企业难以挑选较为合适的。
针对上述的情况,大家整合了ESG报告编写流程以供参考:
1. 设立客制化汇报制度及准则
企业需要按照其业务和所在行业,以决定使用哪种报告框架来披露其ESG绩效。香港上市企业普遍倾向沿用比较简化和清晰的香港交易所ESG报告指引,并引用GRI报告框架以作补充。也有少部分企业选择国际综合报告理事会(IIRC)的报告框架进行更完整的披露。
2. 制定数据采集方法及ESG报告范围
ESG汇报框架普遍均有逾30个关键指标(KPI),企业需自行确立汇报范围并收集数据样本。但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需确保报告过程中准确记录数据,避免误报或假报,以反映真实情况。故此,大家鼓励企业将ESG报告经由第三方鉴证,以增加其公信力,亦可帮助改进内部数据收集流程。
3. 进行重要性评估
由于ESG汇报框架涵盖众多范围,重要性评估有助于确定哪些ESG议题对企业是比较重要的。企业需要从内部和外部收集意见,了解管理人员和利益相关者的希望,继而识别最重要和相关的因素,以及必须优先分配资源的范畴。企业也可以使用重要性矩阵以评估和展示每个ESG议题的重要性。
4. 制定ESG目标
根据港交所的量化原则,上市企业应订立清晰的目标以评估管理成效。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是「S.M.A.R.T.」原则,即是具体性(Specific)、可计量性(Measurable)、可行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效性(Time Bound)。例如,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目标可设定为「以2021/22为基准,于2029/30年度或之前将旗下物业的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范围一及二)降低20%」。
5. 集结ESG数据分析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指引,ESG报告的汇报原则包括量化及一致性,要求尽可能以数字化形式披露关键绩效指标,例如计算碳排放、能源效益、水资源利用等,从而更有效地制定减排计划。大家建议企业应尽早建立完善的ESG数据纪录,以便作出深入调查和分析,也可以应对更严苛的排放审查和管理。
6. 编写ESG报告以符合上市要求
当资料收集完善后,便可根据选定的框架和范围开展报告编写工序。企业应当在「不遵守就说明」下尽所能披露并阐释相关内容,并注意报告的「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
随着投资者日渐关注ESG投资并将其纳入策略考虑之中,各地交易机构均开始明确要求上市企业披露ESG报告,可预视国内将加快推进ESG披露要求,强制披露也终将成为未来趋势,如何有效地进行ESG信息披露便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大家建议,上市企业应尽早开展ESG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完善内部ESG管理体系,并提前进行合规审查及评估,这不仅有助于提高ESG报告的质量,更能够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
从经济、技术、社会、政策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有利不利因素、项目是否可行
智慧物流产业园规划咨询
通过调研园区物流中心的发展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物流园区规划
除了在建设之初做好投资可行性外,还必须有清晰的发展战略规划思路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咨询
物流商业计划书咨询及撰写
物流项目一般投资大、专业性强,在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中,
商业计划书撰写服务
帮助初创企业或者快速发展企业拥有良好融资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电话(微信)
181-2111-8831
邮件
tonew-sh@qq.com
其它
随访:电话预约